找到相关内容66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吸干海水的人

    古代的波罗奈城,非常繁华,居民生活奢侈。某次节日宴会(从前朝廷在节日及其他公事举行的宴会),有一位穷困的婆罗门,从城外的村镇,进城来一看,街上行人都穿新衣,擦著昂贵的香水,妇女们也装扮冷艳,有人骑象、骑马,有人坐车乘舆,大家尽情享受。 婆罗门看了,不禁十分羡慕,就问著人∶ 「那些人是何因缘才能得到这种享乐呢?」 「那些人因前世积下善根和功德,今世也努力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7255016394.html
  • 汉堡包之恋

    的内容一定舍不去,才又不完全舍弃我的?阿凌想,我是他的奢侈又是他的必需。快餐的一种罢了。呆坐在窗前,阿凌看着窗外太阳落尽、光线还足的蓝天,想到自己从解风情之时起,就盼望着有个爱自己的人在黄昏时分与自己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11/20014217350.html
  • 了幻法师答:如何做一个好丈夫?

    过分华丽,竞奇炫异,流于奢侈,一味追求“新潮”,则失了庄严的真意义。服饰是身的容仪,修养的品位,在选择衣物装饰时,应要顾到这两点。 (5)委付家内 做丈夫的对于家中大小事件,...

    了幻法师

    家庭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8/09/20190429789.html
  • “我离上善有距离”

    我们画出财富轮回的方向。财富可以用于流转和再生产,那是刺激经济生长繁衍的资本;也可以变成珠宝和豪宅,那是娱人视听的奢侈享受;还可以救济穷人和孩子,这就是慈善,中国老百姓千百年来称其为“功德无量”。在...

    记者 王雪

    |慈善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3/14065036290.html
  • 佛教徒的生活模式

    也可以过很富裕或很优雅的生活。 第二个边,也即第二种极端,是通过付出很多的代价或依靠不正当的手段,不知满足地享受奢侈生活。 为什么这是一个边呢?因为,除了极少数人以外,大多数人必须为奢侈的物质享受付出巨大的代价—时间、体力、脑力,所以佛认为不值得,修行人应该少欲知足。 少欲知足这四个字,是佛给我们制定的一个生活法则和原则。这四个字的内容有很多的层次—对米拉日巴那样的修行人,对一般...

    慈诚罗珠

    |幸福|教教徒|信仰|生活模式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3/08232536319.html
  • 发挥比丘尼在新世纪的弘化作用

    ,以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家庭成员,变暴躁为温柔,变懦弱为强毅,变疏懒为勤劳,变奢侈为俭朴,变欺诳为信实,建立起佛化家庭。进而由一家的佛化扩及一村、一区乃至整个民族确关乎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。而比丘尼有着...

    大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3451589.html
  • 佛教理念与企业经营

    幻想中蹉跎时光,在潮流中迷失方向。我们能够在人生道路上立定脚跟,就不会因小本经营而自卑失落,也会不因身家亿万而不可一世,更不会因奢侈腐化而导致乐极生悲的结局。虽然各人因福报、机会等种种因缘而有不同的生活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74254679.html
  • 中国各朝代佛教造像艺术特点

    先寺庐舍那大佛  到了宋代,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它的后期,在社会上,中上层任务广泛追求豪华、欢乐、奢侈和享受,对世俗生活的兴趣日益浓厚。受宗教艺术日益世俗化的影响,以致最后完全被世俗艺术所取代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33055424.html
  • 塔尔寺三绝:壁画、堆绣、酥油花

    欣赏,一边转着经筒就到了位于中心的大金瓦殿,镀金的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真够奢侈的,紫禁城里皇帝的行宫也不过是琉璃瓦呀!殿外有一株青翠欲滴的树,听导游介绍:这就是宗喀巴断脐滴血处长出的菩提树。原来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35456896.html
  • 千年古刹重振雄风

    南北朝时期,战乱下人民生活困苦,佛像表现出的祥和洒脱、飘逸智慧,体现出人们祈望安宁的愿望;而处于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宋,佛像则温和典雅,更富人情味和亲切感。宋至明清统治阶级追求奢侈享受,对世俗生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23459288.html